留学国美|胡建成博士捐赠设立“四海艺同”基金 助力艺术国际传播
Date:2025-11-05 Hit:

捐赠签约仪式现场



2025年10月22日,中国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新加坡籍博士毕业生胡建成向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捐赠签约仪式在象山校区举行。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浙江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一级调研员杜健出席仪式,学校相关院系、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国际教育学院师生代表参加。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讲话


沈浩对胡建成的捐赠致以衷心感谢。他指出,这是国际教育学院首次校友资金捐赠,既承载对母校感恩,也传递 “四海艺同” 精神,彰显对艺术教育国际化的信念。学校相关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到场,体现了对艺术教育国际化、校友资源整合的高度重视,上下一心合力推动了“四海艺同”从理念到落地。他回顾了中国美术学院的近百年国际交流史及近五十年的人才培养成果,并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凝聚校友力量,让“反哺之情”成为发展动能,加强全球校友联系,以校友资源助力学校发展;二是凝聚国美力量,让“协同之心”筑牢发展根基,强化“一盘棋”思维,推动院系与部门协同,筑牢国际教育根基;三是凝聚艺术力量,让“同频之念”架起交流桥梁,要以基金为依托开展国际艺术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艺术双向奔赴。


浙江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一级调研员杜健讲话


杜健向胡建成表示祝贺,并对其捐赠深表感谢。他指出,此次捐赠不仅为其他国际学生树立了榜样,更体现了浙江省乃至全国来华留学教育的重大成果。他强调,国际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中国美术学院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长期以来的协同努力与密切配合,是全校多部门共同育人的生动体现。他期待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未来能拓展至更广泛的国际平台,并寄语在场学生以胡建成为榜样,学成后积极反哺母校。


中国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博士毕业生胡建成发言


胡建成深情回顾了自己的艺术探索之路。他提到,作为潘天寿先生的同乡,自幼便深受其艺术精神的感召;而作为长期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人艺术家,他更深切体会到跨文化语境中艺术传播的重要性。“在国美求学的日子里,我不仅系统研习了中国传统书画的精髓,更在导师的指引下,理解了‘笔墨当随时代’的深刻内涵。”他动情地说,“这份基金的设立,是我对母校培育之恩的回报,更是我对推动中华艺术国际传播的一份责任。未来,我们将通过支持国际艺术展览、设立青年艺术家奖学金、开展艺术传播研究等多种方式,让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展开更深入的对话。”


捐赠签约仪式现场


学校教师代表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在交流中一致认为,此次捐赠具有深远意义。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袁由敏、党委书记王晓芬对此向胡建成表达感谢,并表示学院将以此基金为依托,优化留学生培养体系,加强校友联络,并积极探索国际化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沈浩向胡建成颁发中国美术学院卓越教育贡献奖


杜健向胡建成颁发中国美术学院“四海艺同”文化交流大使荣誉证书


马来西亚籍留学生温子安与温子建、孟加拉国籍留学生蒙蒙烁参与交流分享,愿继续助力学校的海外推广,为国美发展贡献力量


姚楠向胡建成颁发“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优秀毕业生称号”证书


次日,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会长姚楠一行来访,并为其颁发“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优秀毕业生称号”证书。姚楠表示,胡建成的捐赠凝聚着对母校与祖国的深厚情感,这份国美人的反哺情怀令人动容。他呼吁更多留学生毕业后持续与母校保持联系,积极参与母校建设,共同助力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与会代表合影


“艺术无国界,文化有共鸣”,此次捐赠是国际校友支持艺术教育国际化的生动实践。学校将以“四海艺同”艺术传播基金为平台,持续开展高水平国际艺术交流,深化跨文化对话与艺术融合。





 摄 影 |姚云骓

 文 字 |汤文思 姚云骓 钱琪佳

 审 核 |王晓芬





中国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a Academy of Art,英文简称“CAAIC”)是中国美术学院来华留学工作归口部门。作为全国首批43所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院校,中国美术学院自1980年开始招收中国书画专业的外国留学生,40余年来已培养千余名来华留学学历生,长短期学生逾万名,培养规模稳居国内艺术类高校前列。学院承担国际学生招生和管理职责,负责招收全校各专业方向的境外学历生(本科、硕士、博士)和非学历进修生。


中国美术学院南特设计联合学院(EDNA Joint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Art, 英文简称“NACAA”)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中国美术学院与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院合作共建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依托两校设计学科优势,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培养模式,以「国际化、跨学科、产学研」为特色,培养具有「本土与全球、当下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综合视野的国际一流创新人才。